皮肤病治疗外用药剂型,皮肤病治疗外用药剂型选择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皮肤病治疗外用药剂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皮肤病治疗外用药剂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内服药和外用药是什么意思?
内服药是指通过口服或其他方式进入消化系统后被吸收到血液中起到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们可以以片剂、胶囊、液体、粉末等形式存在,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
外用药是指涂抹、喷洒或外敷在皮肤、黏膜或其他部位上起到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们可以以膏药、霜剂、喷雾、贴剂等形式存在,常用于治疗皮肤病、烧伤、创伤、湿疹等。外用药作用于局部,很少被吸收到血液中,因此副作用相对较小。
是指口服后经消化道吸收而发挥全身或局部作用的药物。
内服药剂是相对于外用药剂而言的,内服药剂一般作用较慢,但作用持久;而外用药剂则作用较快,但作用时间较短。内服药剂的种类很多,如合剂、溶液剂、糖浆剂、酊剂、乳剂等。
如何正确地使用激素软膏?
凡事都有两面性,激素虽然有危害,激素也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合理的使用激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一定不能滥用,也不建议长期使用,尤其是脸部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乱用药膏。以防含有激素造成皮肤损伤
激素类药膏能长期使用吗?
激素是治疗皮肤病的常见药物,药膏的种类也是非常繁多,很多患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随便选择使用激素,结果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甚至更加严重了,钱倒是花了不少。
激素类药物种类很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多。有些商家只是一味地强调激素药膏的疗效,闭口不提它的副作用,使得一部分患者忽略了它的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膏,用药部位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或产生淤点、淤斑,皮肤干燥、发黑或呈鱼鳞病样变化,以及出现脱发、多毛、激素性粉刺等副作用。
对于外用的激素软膏,很多人在使用时都比较随意,但其实激素软膏也有正确的使用方法。
外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是皮肤病的常用药物剂型。皮质类固醇类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及抗增生作用,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下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作用强度分级
临床上常用4级分类法,分别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超强效、强效激素多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如超强效的有0.05%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等、强效如卤米松乳膏等;中效激素如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适合轻中度皮;弱效激素0.05%地奈德乳膏等适用于轻度及中度皮损。
二、使用方法
治疗开始时选择强度合适的激素连续应用,直至症状控制。皮炎***类一般在1-2周内控制症状。如果2周后疗效不满意,除考虑到激素的强度是否足够外,还需考虑诊断、是否合并感染、是否对所用激素过敏及依从性等问题。一般每天1-2次,使用次数不宜过多。每次从一个5mm内径点的药膏管中挤出一段由食指指端至远端指间关节横线间的距离长度的药量,约为0,5g,可供双侧手掌均匀涂抹一遍,据此可推算相应皮损的用药量。
三、注意事项
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时不应突然停用,应交替换用药效较弱的另一种皮质类固醇维持一段时间或使用非激素制剂,逐渐减少用量。无论患者年龄,这类药物均应避免长期使用。建议在使用激素软膏应对不良反应密切关注,使用强效、超强效激素每2周复诊检查1次,中效激素3-4周检查1次,弱效激素每4-6周检查1次,并观察有无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皮肤病治疗外用药剂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皮肤病治疗外用药剂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boqy.com/post/1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