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首选穴位,治疗皮肤疾病首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治疗皮肤病首选穴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治疗皮肤病首选穴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排湿气穴位有哪些?
排湿气的穴位有很多,如阴陵泉、三阴交、丰隆、足三里、曲池、神阙、水分等。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能推动气血运行,使气血充足,百脉畅通。具有利湿、祛湿作用的穴位有很多,如阴陵泉、三阴交可以健脾利湿;丰隆可以祛湿化痰;足三里、神阙可以健脾和胃,利水祛湿;曲池可以清利湿热,调畅气血;水分可以和中理气,分利水湿。在治疗上,如治疗湿疹常选用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曲池是手阳明经合穴,不仅清肌肤湿气,又化胃肠湿热;足三里标本兼顾,健脾化湿,补益气血;三阴交、阴陵泉运脾化湿,除肌肤湿热;又如治疗泄泻常用的神阙、关元、水分等穴位。湿邪有外来与内生,因此穴位疗法只能起到***作用。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杜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湿邪是中医讲“六淫”邪之一,有外伤湿邪和内伤湿邪之分,无论是外湿还是内湿,身体主要表现为周身困重、乏力、头重如裹、不思饮食、口粘无味、大便溏泻、舌体胖大、甚至齿痕舌、舌苔厚腻等。
当我们看医生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您有点脾虚脾湿、您湿气太重了、您下焦有湿等等。大夫主要根据症状和体征、望闻问切得出体内有湿的结论,好像湿气重成了当下人群普遍现象,很多大夫一号脉就说有湿、湿气太重等,其实真的是这样吗?这就取决于一些大夫的水平和初衷了,因为有些阳虚、气虚、脾虚、受寒等,也有类似的症状,那么就需要仔细辨别,然后再下结论,当然有一部分人确实是有中伤湿邪的病因。
脾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主运化,其中运化水液就是他的基本功能之一,所以说健脾就有利水祛湿的功效,而足太阴脾经上的俞穴就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比如公孙、太白、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等等,经常按揉对健脾祛湿还是有一定的用处,但是需要的是坚持。按揉方法一般可以点按或者按揉,双侧,每次五到十分钟,一周至少五次。
不足之处欢迎补充留言!
湿气重的人不只要常按这几个穴位,还要用老中医的方法来祛湿气,好用
湿气在中医的眼里是比较难治疗的病,很多中医都对这种病束手无策,认为湿气根本祛除不了。其实,湿气并没有那么难祛除,不但要按摩穴位,还要用老中医的方法来调理。
那哪几个穴位常***可以缓解湿气呢?
1、中脘穴
中脘穴,在我们腹部向上的中线上,肚脐上边的四英寸的位置。可以每天早晚用手掌或指腹来顺时针按揉这个穴位3分钟左右,经常按揉的话对脾胃好,能健脾和开胃,还有排湿气的效果。像湿气重,胃部胀痛和经常打嗝的人按揉这个穴位再适合不过了,可以看图来找准位置。
首先湿为水液运行代谢障碍的产物,痰饮也是如此,就像泼在地上的水一样不能运行附着在地面上。那么引起水液运行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肺脾肾的功能,因为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肾主水,根据症状情况不一,对应是哪个脏腑出现问题就不一样,所以就有针对性的取穴位。
湿饮在肺,症状可见咳喘,痰涎清稀,不得平卧,胸闷胀满,一身面目水肿等,可以选用肺俞,中府,风门,大椎温肺化饮,也可搭配袪脾湿的穴位。
水湿在脾,症可见腹胀闷,饮食不佳、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肠鸣,身体困重,眼睑水肿等。可选用脾俞,丰隆,足三里,阴陵泉穴位来健脾祛湿。
水湿在肾,肾与膀胱相表里,症可见尿频,尿不尽,下肢水肿,腰酸胀痛乏力,腰冷等。可选用肾俞,气海,关元,太溪,膀胱俞穴位来补肾利水。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地龙有哪些形态特征和功效?
谢邀请。别名,蚯蚓、广地龙、曲蟮。形态特征,全身分泌粘液,体长10-40厘米,圆柱形,宽6-12毫米,由有100多个环节组成。自第2节起,每节有刚毛,成环状排列,头部退化。口在体前端。雌雄同体。雌性生殖孔1个在第14节腹面正中;雄性生殖孔1对,在第18节腹面的侧。体背灰紫色,腹部淡黄棕色。此物多生活在湖湿疏松的泥土中,行动迟缓,怕光,白天居穴中,夜间出来活动。春、秋季,用鲜辣也寥全草捣烂,加入茶麸水和清水拌匀,倒在蚯蚓多穴居处。待爬出捕捉,剖腹,洗净晒干备用。生长环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田园草地潮湿的土壤中。性味功效,味咸,性寒。清热镇痉,舒盘活络,平喘,利尿。主治:风湿关节痛,***,轻度烧烫伤,乳痈初起,高热抽搐,热哮等。
地龙,就是田间地头常见的蚯蚓,它可以作为中药使用,且药用历史悠久。地龙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胧肺经,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降血压等功效。
地龙在地球上种类众多,已知全世界有2000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200多种。
但药典中记载药用地龙为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惯称为“广地龙”,后三种习惯称为“沪地龙”。
地龙形态特征是什么呢?以栉盲远盲蚓为例:中型, 体长100~150mm, 宽5~9mm。 背面及侧面深紫色或紫红色, 环带占3节, 无刚毛。 雄生殖孔 1 对,在 18 节腹面两侧“ 十” 字形突 的中央, 常由一浅囊状皮褶盖住, 内侧有一个或多个乳突, 排列变化多样。 受精囊孔 3 对, 位 于 6/ 7、7 /8 和 8/9 节间, 孔常陷入, 其位置几近节周的一半距离, 孔 的内侧腹面有***突, 排列较规则。盲肠复式, 其腹侧有栉状小囊。这种蚯蚓主要分布在江苏、 浙江及南昌等地。
我是营养佳
致力于传播科学的营养知识,助力您身体健康,全家安心。 欢迎关注
足疗好处?
足疗好处
人体12条经脉中,有6条到达足部,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将病气反映到人体体表穴位或足部反射区上,***用足部***,可以疏通经气,消除病灶,恢复和调节患者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1.足部***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补“根气”,理“精气”,益“宗气”,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
2.足部***可调节脏腑功能,加速人体抗病毒能力,对体弱者多病者可“补不足”,对体壮、实证者可“泄有余”。
3.足部***既能疏通经络,激发经气,温通经脉;还可清热去火,化湿解毒。
4.足部***具有理气畅腑,消食导滞、消肿散结等作用。
5.足部***既可宣“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也可解“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伤。
6.足部***可调和阴阳,调理脏腑。
7.足部***可固养根气,防止气、血、精、液等耗散滑脱。
足三里作用与好处?
足三里作用与好处
足三里是一个祛邪治病、保健的要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处,当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可调补脾胃、补中益气,主要用于以下病证的预防或治疗:
1.胃病:可用于胃痛、胃下垂、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等。
2.肠病:可用于腹胀、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
3.肺病:可用于咳嗽、气喘、痰多等。
4.肾病:遗尿、小便不利、水肿等。
5.神志病:可用于失眠、癫狂、脏躁、心悸等。
6.经脉病:卒中偏瘫、下肢痿痹、膝胫酸痛等。
7.头面五官病:头晕、耳聋、耳鸣、口歪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治疗皮肤病首选穴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治疗皮肤病首选穴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boqy.com/post/2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