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艾灸条治疗,皮肤病的艾灸条治疗有用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皮肤病的艾灸条治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皮肤病的艾灸条治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艾灸去湿气效果怎么样?
亲身体验,效果相当不错。我做的是任督二脉姜铺灸,15天,多年的大便便溏好了,每天出汗好多,体重降了十几斤。尿酸降了,胃酸好了,高血压降了。睡觉不会憋醒了。最重要的是坚持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夏秋之交,天气炎热多雨,湿气最盛。在此季节中,因感受湿邪而发病者较多。此外,阴雨连绵,住处潮湿,淋雨或出汗后湿衣未能及时更换,或职业关系经常
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浊即秽浊。湿性重着,湿邪侵害人体后,多见头昏且重如裹布帛,身体沉重如负重物和关节痠痛重着等。湿性秽浊,致病后,可出现分泌物及排泄物等秽浊不清的症状,如肌肤疮疡,湿疹流水,带下黄白量多腥秽,小便浑浊,痢下脓血等。
2.湿性粘滞:粘滞即粘腻阻滞。湿邪致病,在症状上也可见苔腻难化,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涩滞不利等症,在病程上往往较长,缠绵难愈,如着痹、湿温、***等。
3.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为阴邪,容易阻遏气的正常运行,造成气机不畅,而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脾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尤易损伤脾阳,脾阳受困,运化不健,水湿不布,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尿少,水肿等症。也就是说,外湿可导致内湿。
从湿邪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祛湿的要点:
1、祛湿重在温脾阳
这是祛湿的核心动力来源,当灸脾的背俞穴脾俞,因背为阳,背俞穴擅长治疗五脏之疾,脏亦为阳,故选脾俞灸之。
艾灸肚脐眼功效?
艾灸肚脐眼功效
艾灸肚脐眼即为灸神阙,神阙为任经腧穴,在脐中央,主治腹痛、腹胀、腹泻、脱肛、大腹水肿、菌痢、肠粘连等胃肠疾病,也能治疗虚脱、休克等症;一般不进行***,常用隔姜灸、隔盐灸。
1.隔姜灸:切厚约0.3cm生姜片,穿刺数孔,放在肚脐上,大或中艾柱点燃放在姜片上,一般每穴灸5~7壮,具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功效。适用于感冒、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等。
2.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将脐窝填平,上置艾柱,用火点燃施灸。患者感到灼痛时可移去残炷,再换一炷,一般可灸3~7炷。急性病可多灸,不限炷数。具有回阳、救逆、固脱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腹痛、泄泻、痢疾、风湿痹症及阳气虚脱证。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艾灸作用和禁忌?
艾灸作用和禁忌
艾灸禁忌主要分为禁忌部位,禁忌病症,禁忌人群。艾灸,是指用艾绒等各种热源,烫灼或熏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功效
1.疏风散寒、温散寒邪: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寒邪侵袭致病或体质偏于阳虚者。
2.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可用于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风寒痹症、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症。
3.回阳固脱、升阳举陷:可用于阳气虚脱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虚脱证以及阳气不固出现的遗尿、脱肛、阴挺等症。
4.消瘀散结、拔毒泄热:可用于乳痈初期、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
5.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延年益寿。
二、禁忌症
1.通常情况下,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者慎用灸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皮肤病的艾灸条治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皮肤病的艾灸条治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boqy.com/post/3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