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肉牛皮肤病,怎么治疗肉牛皮肤病最有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治疗肉牛皮肤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怎么治疗肉牛皮肤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牛肚子里的寄生虫有哪些?
牛肚子里的***有(1)捻转胃虫。
寄生于牛真胃,偶见于小肠,鲜虫体淡红色,15~20毫米长,毛发状。
成虫在真胃产卵排在外界,7天左右发育为幼虫,牛吞入幼虫20~30天发育为成虫。
(2)钩虫。
寄生在小肠内,虫体长10~30毫米,灰褐色,头部向背面弯曲呈钩状。
成虫在小肠产卵,在外界8天发育成幼虫,经口或皮肤感染牛发育为成虫。
(3)结节虫。
寄生于大肠,幼虫于肠粘膜形成结节,成虫乳白色,长10~20毫米,成虫排卵在外界孵化为感染幼虫,经口进入消化道,钻入大肠粘膜形成结节。
牛的***分外***和内***,外***主要包括:牛皮蝇,血虱,毛虱,皮螨,足螯虱。内***主要包括绦虫,线虫,焦虫,包虫等等。
有毛滴虫病,血吸虫,棘球蚴虫,绦虫,肺线虫,片形吸虫,皮蝇蛆,双腔吸虫,焦虫,前后盘吸虫,囊尾蚴,多头蚴等。
牛肚子里的***有多种,常见的包括:牛皮蝇蛆病、螨虫病、弓形虫病、牛肺线虫病、毛滴虫病、血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焦虫病、包虫病、毛滴虫病、血孢子病、肠胃线虫病、球虫病、吸虫病、肺丝虫病等。
肉牛的***病分有外***病和内***病,外***病的病原主要是螨、蜱、蝇蛆及虱、蝇、蚊、虻等,而内***病主要包括一些线虫病如捻转血矛线虫病、牛新蛔虫病、仰口线虫病等。
牛肚子里的***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
蛔虫:是最常见的一种牛***,寄生于牛的小肠内,以幼虫危害,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生产力下降。
螨:是一种常见的体外***,会导致牛皮肤瘙痒、脱毛、患上皮肤病等,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肉品质。
蜱:也是一种常见的体外***,附着在牛的皮肤上,吸食血液,导致牛贫血、消瘦、生产力下降等。
钩虫:寄生于牛的肠道内,以血液为食,导致牛贫血、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阻等。
棘头虫:寄生于牛的肠道内,以植物纤维为食,导致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产力下降等。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牛肚子里的***,对于它们的防治,可以从改善卫生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等方面入手。
牛舔毛怎么回事?
1、饲粮营养不均衡造成的异食癖,例如缺乏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磷比例失调等。 牛饲粮配制要做到营养全面均衡(草料+能量原料+蛋白原料+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食盐+钙+磷),饲粮配制中所用原料要保证质量,无杂物、无霉变,防潮、防冻等。
2、***病、皮肤病类。从犊牛出生到老龄淘汰,要进行定期驱虫,以防诱发恶癖。
3、牛的本能,牛有舔舐同类或者被同类舔舐的本能。如果发现有部分肉牛舔附近肉牛毛,这部分舔毛的牛毛色光亮,体况好,这是牛长膘的正常反应。同时,当牛群被打扰而产生不安时,也会进行舔舐。 但是不要任由其舔毛,在舔的过程中牛毛会有进入牛胃,时间久了,形成毛团,影响消化 ,牛会越来越瘦。日常饲养管理中,要维持环境的安静,圈养的话可以通过把牛绳栓短点来避免。
牛最常见的三种皮肤病,该怎样防治?
肉牛皮肤病是养殖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且大多数都具有传染性。病牛主要症状是皮肤瘙痒、被毛脱落,甚至形成结痂。肉牛任何年龄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幼牛和体质较弱的肉牛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主要是由于饲养环境较差而引起的。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常见的三种皮肤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1、牛疥螨病
流行特点:牛疥螨病是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机体表面寄生有疥螨和痒螨而导致。疥螨从牛体表离开,在牛舍以及周围环境中能够存活3周,而痒螨能够生存长达2月。该病急性发生,较快传播,传染性较强,牛群中只要有牛患病就会快速扩散至全群。健康牛主要是由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牛,使其体表感染螨虫,从而引起发病。该病通常在气候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节容易发生,这是由于此时光照时间较短,体表被毛较密,而此时皮肤湿度往往相对较高,有利于螨虫的繁殖和发育。
临床症状:病牛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严重瘙痒、脱毛以及湿疹性皮炎。发病初期,病牛体表皮肤严重瘙痒,接着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废绝,机体消瘦,病变处皮肤形成结痂且有所增厚,被毛逐渐脱落。感染疥螨而引起发病时,病牛皮肤上会出现水疱、丘疹和脓疮,后期会形成灰白色的痂皮,硬如橡皮,一般是体表被毛较少的部位会发生病变,形成明显的褶皱。感染痒螨而引起发病时,病牛皮肤上会出现浅红色或者浅***的小结节和水疱,接着出现鳞屑以及呈浅***的脂肪样痂皮,一般是体表被毛较密的部位会发生病变,导致大量被毛脱落,导致其通常由于冷冻、体质虚弱而发生死亡。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干燥,适当通风,牛舍、运动场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机体健康。牛群日常要经常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牛出现掉毛,一旦发现要立即***取隔离诊断治疗,彻底康复后才能够再次合群饲养。病牛可在患处使用1%敌百虫和[_a***_]溶液进行擦洗,每周1次,连续使用2-3次。另外,病牛也可按体重每50 kg皮下注射1 mL乙酰氨基阿维菌素进行治疗。
2、牛皮肤真菌病
流行特点:牛皮肤真菌病也叫做秃毛癣、脱毛癣、钱癣或者匐行疹,是一种真菌性皮肤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皮肤真菌而导致。病原菌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主要感染动物的角化组织,如被毛、蹄、指(趾)甲、爪等。通常是犊牛非常容易感染该病,其中大于2月龄而小于1岁的犊牛最容易感染,成年牛也比较容易发生。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进行传染,病牛接触过的圈舍墙壁、床位、饲槽、栏杆等都能够作为传染源。
临床症状:基本上所有的真菌性皮肤病都具有相同的临床症状,都是由于表皮角质中有大量菌丝增殖,导致皮肤快速发生角质化,并发生炎症反应,造成皮肤变得粗糙,并存在脱屑、渗出以及结痂等现象。通常是病牛的头部、颈部、肛门以及股臀部等发生病变,症状严重时能够蔓延至全身。病变处周边出现明显的炎症症状,形成豌豆大小的结节状隆起,且该处被毛逆立,并逐渐脱落变稀,皮肤损伤、增厚、隆起,覆盖有灰褐色或者灰色物质,有时会出现鲜红色到暗红色深浅不同的鳞屑和石棉样痂皮。在痂皮剥脱后,会露出湿润病灶以及血样糜烂面,并存在直径在1-5 mm不等的秃毛斑,呈椭圆形甚至圆形。在发病初期或者即将康复阶段,以及皮肤损伤伸入到真皮组织的病牛,会表现出严重瘙痒,摩蹭后会发生出血、糜烂等。随着症状的加重,且出现继发感染时,会导致皮肤进一步增厚,并出现苔鲜样硬化,局部病灶比较平坦,剥脱痂皮且长出新的被毛就能够痊愈。
防治措施:对于所有患病的犊牛,要按每千克体重分别皮***射0.03 mL伊维菌素和肌肉注射0.15 mL复合维生素B;对于健康的犊牛,要使用以上药物进行预防,但用药量减半。用药第2天,可取通扬螨净配制成浓度为0.25%的水溶液,对病变处皮肤多次喷洒,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还要同时喷洒圈舍和饲槽。经过10天检查,病牛大多数鳞屑已经脱落,露出幼嫩的皮肤。经过20天检查,病斑处已经有新毛长出,体表停止瘙痒,基本康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治疗肉牛皮肤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治疗肉牛皮肤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boqy.com/post/51324.html